找到相关内容2124篇,用时2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火供归类简介、所需物品与涵义

    火供归类简介、所需物品与涵义   火供归类简介:   1. 息灾:消除疾病魔障等八难〈意为八种怖畏〉,包含超渡冤亲债主历代之灵及祖先。   2. 增益:增长福寿、财富。   3. 怀爱:为招聚人及财富。   4. 降伏:镇压邪魔、怨敌。   ◎ 火供所需物品与涵义-----基本共12种   1. 木头〈乳木〉:魔障、障碍秽气消除,得到身相圆满俱足。   2. 油 : 消除贪、瞋、痴、聚财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81849088.html
  • 佛教与人心

    可胜言!  夫意识心,既能善能恶,为利害之所攸关,自当研究。何者是恶?努力断之;何者是善?立志行之。庶可避其害,而得其利也。人之恶念,不一而足,总而言之,贪、嗔、痴,以为根本。一切诸恶,无不由此而生。之云者,即能为害之义也。如何是贪?即对世间之事,心生贪爱,略举种:一、贪财,有了百万,还思千万,百计经营。二、贪色,有了一妻,还思一妾,恣意欢乐。、贪名,封了伯爵,还思侯爵,诸般希望,这...

    圆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01353703.html
  • 拜忏的意义

    这偈中,可以知道:善业是从我们的身、口、意业中生起、造作。恶业也是从我们的身、口、意业中,生起。由于意业起了贪、嗔、痴趋役使我们的身业,就会造作杀、盗、淫等种种恶业,趋役使我们的口业...’,这是个错误的观念。由于人的贪、嗔、痴烦恼驱使身、口、意业,造诸善业和恶业,也就是驱使业,到六道之中轮回。如果身外有个常住不变的‘我’,那么身体就不是‘我’了;如果身内有个常住不变的‘我’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42153944.html
  • 佛教与和谐

    的原因,称之为“”。贪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的无厌足地追求、占有的心理欲望,嗔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、恼怒的心理和情绪。痴指心性迷暗,愚昧无知,为一切烦恼之所依。戒“”,先须净心。《维摩经》说,“若菩萨欲得净土,当净其心,随其心净则佛土净”。戒“”,又须明理。“诸行无常...

    韩延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55954573.html
  • 疯子

    真理。 一个见法的人也有类似的经验。贪、嗔、痴的消失,是以同样的方式消失的。 当我们不了知这时,我们会认为:“我能够怎样呢?我的贪和嗔是如此炽盛。”这并不是清明的认知,跟以为那疯子是神智健全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02475462.html
  • 理净法师答:如何摆脱俗心活着自在

    自在解脱。因此,佛陀教导我们要破除“我执”,人们为了这个“假我”而起贪嗔痴不能放下,造身口意业而轮回六道生死不能出离。通过修学佛法当我们认识到“无我”时,就不会再被贪嗔痴所惑,而体悟诸法自性本自空寂,一切诸法皆是因缘和合的假名而已,无有真实自性可得。于一切法随缘不变、不变随缘,自由自在任意无碍。 其实要得到真正的&...

    理净法师答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61677728.html
  • 真圆法师答:在家想过午不食须做些什么?

    ,所谓于诸戒行,如法护持,必须外禁六情,内制,殷勤觉察清净身心,了如是义,名为持斋。食有五种:一者法喜食,所谓依持正法,欢喜奉行;二者禅悦食,所谓内外澄寂,身心悦乐;者念食,所谓常念诸佛,心口...

    真圆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Item/78111.aspx
  • 静波法师:平等化缘才是广种福田[维摩诘大士开示]

    【经文】“若须菩提不断淫怒痴,亦不与俱。不坏于身,而随一相。不灭痴爱,起于解脱。”   2,就解惑平等门呵善吉解惑不等,淫怒痴即是贪嗔痴,二乘人视贪嗔痴如毒蛇一般,能不断除而证涅槃吗?只是凡夫又怎么能不让他视之如蜜甜而不随波逐流呢?否则即以为人生乏味无聊,对此,二乘人观身不净,以至于白骨微尘乃至于空而为一相,于是,为防所缠,所以要灭除,然后解脱,菩萨则能于彻见...

    静波法师

    化缘|供养|福田|智慧|般若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0/12000792586.html
  • 敦煌写本《观心论》校勘

    (4) 又问:上说真如佛性,一切功德,因觉为根。未审无明之心,一切诸恶,以何为根? 答曰:无明之心,虽有八万四千烦恼,情欲及恒沙众恶,无量无边,取要言之,皆因,以为其本。者,即贪嗔痴是也。此[1]心,自具足一切诸恶。犹如大树,根虽是[2]一,所生枝叶,其数无量。[3]彼根中,有诸恶业,百千万亿於前,不可为喻。如是[4]心,於本体中,自为。若应现六根,亦名六贼。其...

    宗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04471679.html
  • 一位版主的忏悔

    。不用担心,时间长了就消失了。还看到印祖开示:贪瞋痴慢,非汝本心。象我们内心的等,其实并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,就好象衣服上的污点不是衣服一样。发现,去掉就行了。本性本来清净,没有善恶。  希望对...

    版主

    |命运|放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2/1912272391.html